前几周去了趟北京,应腾讯研究中心邀请,做了一个总计为六讲,题为“互联网:我们的环境”的系列讲座。面对空无一人(哦,有三个摄制人员)的房间,连讲了三个多钟头,是有些疲惫的。经过剪辑和配字幕(这六讲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字幕差错,校对自己说过的话也是一件疲惫的事,呵呵),形成以下六个视频,全套可以点击这里。
第一讲,媒介产品的变迁。这一讲是我给学校学生上课的内容,故而他们应该不陌生。
第二讲:信息乌托邦。这一讲我主要谈论的是互联网的big thing的趋势是什么。我倒并没有太在意信息的好坏问题。我自始自终认为,信息的意义取决于受者,而不是传者。
第三讲:技术乐观主义。这一讲和下一讲都是媒介环境学的理论部分,我也用了不少数字世界的实例来印证各个学者的观点。
第四讲:技术悲观主义,这是媒介环境学对技术批判的一翼。我个人始终把自己定位在媒介环境学中,且属于悲观一翼。就像我深知抽烟不利健康但依然一周一条一样,我对数字技术也是既沉溺于此同时亦对它悲观。
第五讲:从麦克卢汉到乔布斯。这个话题我写过一篇略带学术腔的论文,在交大也面向研究生做过类似的小范围的讲座。
第六讲:凯文凯利和黑客帝国。这一讲其实离互联网已经很远了,更多的是涉及到技术哲学的话题了。
无觅猜您也喜欢: | |||
![]() 笔记:媒介环境学 第八章 | ![]() 笔记:媒介环境学 第七章 | ![]() 笔记:媒介环境学 第九章 | ![]() 中国互联网UGC亚文化下的视频推广片制作 |
无觅 |
评论